汕头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内容展示

首页 >

车海平:行业数字化应从“个人赛”视野向“团体赛”思维转型

2021-10-26


1.jpg

中国信息化百人会特约研究员,

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 、数字转型首席战略官海平 


中国信息化百人会特约研究员,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数字转型首席战略官车海平博士做了以“数字经济共同体内科技合作新探索”为主题的演讲。他指出,行业数字化,不应局限于行业内各个企业为了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地位而开展数字化转型的“个人赛”视野,而应从行业内产业链结构优化、多方伙伴共同努力协同转型的“团体赛”思维出发,来实现整个行业生产力水平的代际跃迁。


以下为相关内容。


行业数字化,不应局限于行业内各个企业为了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地位而开展数字化转型的“个人赛”视野,而应从行业内产业链结构优化、多方伙伴共同努力协同转型的“团体赛”思维出发,来实现整个行业生产力水平的代际跃迁。

行业新型结构生态中的智慧企业要在数字化生态演化过程中找到自身定位,在生态价值的共创共享中构建独特优势。

共同参与到行业数字化新市场定义和塑造的各类主体,包括需求方企业、供给侧企业、学术与科研机构、产业联盟、标准组织、产业/政策智库、开源社区等,合作形成数字经济共同体,并不断探索科技合作新实践来优化自身发展,我们在此分享四个方面的观察和发现:

第一,以5G为代表的一整套数字技术协同,推动行业知识生产范式革命,实现产品生产与知识生产伴生演进模式的普惠化。

这是数字经济生产力提升的根本原因。

第二,多方合作汇聚可共享行业生产力要素,构筑行业新型基础设施,加速行业数据和知识的价值闭环与积累,形成多平台协同的数字生产力供给框架,探索数字经济新业态下多方技术合作的新范式。

规模庞大的实体经济开展产业数字化,在推进行业生产装备智能化升级的同时,正在孵化出各行业的多类型数字平台,提供行业内公共的数字化生产性服务。

在行业知识数字化的加持下,行业生产力要素正迈向全联接、泛智能、广自治、众协同的网络化形态,其中具共性、可复用、能分享、有累进部分(尤其是智能生产装备和智能生产服务)向行业供给侧平台体系进行数字化汇聚,形成富含知识并在使用中不断迭代演进的智能化行业新型基础设施,成为行业整体生产力提升的核心担当。

行业新型基础设施支撑行业知识服务化突破企业边界,实现其行业级产业化的生产、积累、流转、交换、共享,推动行业走向新的生产模式、运营模式、商业模式和供给升级。也以此促进生态内智慧企业在行业新型基础设施平台上开展更为敏捷、有效的数字化转型。

行业内各利益相关方需要用多方共建、共创、共享的协同性思维来超越传统竞争性思维,形成供给侧多类平台多主体合作协同的数字生态。

加强数字生产力要素,如数据、模型、软件、服务等,在跨平台体系间的互联互通互操作,促进zero touch partnering。

要以生产者为核心,关注企业创新转型尤其是研发设计和生产管控环节所需的供给侧生态升级,将生产性服务供给体系发展至按需协同、柔性生产的先进模式,助力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第三,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导入产业的科技合作新范式

在“十四五”规划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指引下,企业对创新、科技成果的导入的时效性需求更高了。

在传统模式下,科技成果导入到企业的生产现场大部分是开环异步模式,科研机构的研发环境和企业的生产环境是断开的,数据是不流通的。

在新模式下,面向企业生产力提升的实际场景,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价值导向,生产现场和科研环境之间被跨平台、网络化连接起来,在合理有效的商业规则下,数据要素可以流动,为应用技术科研活动提供“原材料”,知识生产活动及输出形成生产力的闭环更为高效。

这时,科研活动可能作为一种更敏捷和高时效的数字服务提供给了生产企业,科研成果、中间结果可以实时作用在生产企业的研发环境、试制环境以致量产的产线。

生产现场的技术问题和技术攻关的科研中心之间闭环形成更短链条的新型知识生产线,科研成果到生产现场的生产力转化方式,从原来的开环异步模式为主流,逐步向闭环同步模式为主流演进。同时,相应的新技术导入市场的各类公共服务也在数字平台上进行汇聚。

第四,全球产业组织围绕行业数字化的新型合作模式

2018年2月巴塞罗那MWC(移动世界大会)期间,应华为公司董事徐文伟先生作为首倡者的邀请,12家具有全球广泛影响力的产业组织,召开首次GIO(Global Industry Organizations Roundtable全球产业组织圆桌)圆桌会议。

共同倡议围绕数字化转型这一共同关切的主题,增强全球产业组织间沟通与合作,探讨各行业数字化中的共性与协同,有效利用ICT技术激活行业生产力要素数字化升级,促进各行业转型升级进程,助力全球数字经济共同体的发展。

这一倡议得到了越来越多产业组织的积极响应和参与, 目前已有30多家全球领先的产业组织积极在GIO各项活动中,积极贡献实践案例和产业观点。

GIO定位于做好全球产业组织的罗马广场,为各产业组织参与方围绕数字化转型的沟通交流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探索全球产业组织推进行业数字化进程的协同新模式,促进全球的科技合作。

在GIO环境中通过多产业组织沟通和经验分享发现,在数字经济新业态下,共同定义和塑造新市场的过程,对于产业联盟、政策智库、标准组织、开源社区在其中的当责和贡献也提出了新的需求。

对于形成新价值供给和价值分享新结构的数字经济新业态,产业共识、参考框架、标准/规范、开源代码、产业政策等公共品作为新市场塑形的要件,需要探索更高质量、更强时效的数字化供给方式,需要跨行业、跨技术、跨要件之间的全球化协同合作。

GIO作为全球科技合作的民间沟通交流平台,支撑各区域经济体的主要产业组织之间加强经验分享以促进共识塑造,助力全球数字经济共同体的逐步发展。